选择跟谁结婚,归根到底是在选择受什么样的苦?|讨论
这是一篇引发了内容实验室成员“内斗”的文章,我们在要不要推送它这件事上吵了很久。所以,你们一定要看到底哦!后面有我们集体亮相的“争论”,欢迎一起来聊聊婚姻这个话题。Hia hia hia~
——(超级想发征婚启事的)J 室长
Why You Will Marry the Wrong Person
作者| ALAIN de BOTTON
文章来源|纽约时报
翻译|吃土少女 简单心理学霸担当
有一件事情,我们非常害怕发生,用尽全部解避,但命运的魔爪终究会将临到我们一些人身上,那就是:
结婚后,我们发现自己找错了人。
原因可能在于,在和对方逐渐亲近的过程中,我们遇到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。我们可能在不熟悉的人面前看起来还比较正常,比如在朋友们面前我们通常会留下“容易相处”这样的印象。但在伴侣面前,我们很容易因为彼此之间的分歧而变得狂躁不堪,或是在发生性关系后变得狡猾难缠。
但问题在于,在结婚之前,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对方如此复杂。
其实,我们还是花费过一些精力来了解他们的:我们会拜访对方的家庭,翻看他们的照片,跟他们的大学同学聚餐等等,这一切的努力都让我们觉得,自己已经完成了必要的功课,看起来足够了解对方。但是,事实好像并非如此。婚姻就像是一场赌博,在这场赌博开始之前,我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,更对对方一无所知。但是这场赌博却把两个人联结在一起,去探索充满希望和不确定的未来。
纵观历史长河,结婚通常有很多看似顺理成章的理由,比如:因为她家的地跟我家的毗邻;他家境殷实,生意兴隆;她的父亲是镇上的官员,可以作为我的坚实靠山;双方父母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等等。在这些顺理成章门当户对的婚姻中,却隐藏着孤独、不忠、虐待、寒心、尖叫和哭泣。而那些所谓的理由,似乎都是势利小人的权宜之计。于是,在此之后的婚姻更加重视双方的感情,而非那些所谓的家庭背景。
所谓双方感情,最重要的便是两个人之间有强烈的吸引力,内心深处都知道对方是正确的选择。其实,在很多情况下,婚姻表面上看越荒诞不羁不合常理(例如两人在认识六个月内闪婚、夫妻一方没有工作),婚姻本身的安全性越高。冲动是所有错误原因的代名词,直觉是所有没有原因的原因。(呃!?对于这段话,J室长感觉受到了冲击 ~)
的确,我们都想在婚姻中寻找幸福,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。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,其实是一种熟悉感。
我们在自己亲密关系中,想要寻找一种孩提时代的幸福感。然而,我们早年感受到的爱,常常具有破坏性且并没有那么完美。那时的爱可能是想要帮助一位失控的大人,是被剥夺了的父母的温暖,是对于大人生气的极大恐惧,是无法说出个人愿望的不安全感。
于是,我们在长大后常常会拒绝一些结婚对象,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完美,而是因为他们太完美了——足够成熟,足够负责任,足够善解人意。而这些,在我们看来却无比陌生。我们想要寻找的,只是孩提时代的那份带着不安和痛苦的熟悉感。
当然,我们也会犯错误,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太孤独了。当我们对单身毫无忍受能力时,我们通常无法做出真正明智的选择。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花一些时间来安静地独处,让自己对身边的人有所甄别。否则,我们享受的仅仅是不再单身的感受,而非身边陪伴自己的那个人。(默默地抄下了这句话~)
最终,我们和自己的伴侣走进婚姻的殿堂,想要让这份幸福感变成永远。我们还清晰地记得求婚的冲动第一次降临我们时的感受,我们希望婚姻像是一个瓶子,能把那一刻的美好封装起来。那也许是在威尼斯,在湖水边,在电动船上,伴着夕阳西下,海水也像是镶上了金边,我们两个人相互依偎着,倾听彼此灵魂深处的声音。我们想要用婚姻让这种感受变为永远,但是我们其实并不知道,婚姻和这些美好感受之间并不会永远相互依存。
真实的婚姻恰恰相反,我们开始了一种日复一日的生活,住在郊区的房子里,每天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想去的地方,令人抓狂的孩子们早已磨灭了我们所有的激情。在那个美好的瓶子里,除了我们身边的人,其他的与想象中都相差甚远。
唯一庆幸的是,如果你发现自己找错了人,其实也没什么。我们不需要马上抛弃他们。只有那些关于婚姻的所谓罗曼蒂克的想法才会认为,世上真的那么一个人存在,他能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,理解我们每一个叹息。
我们需要抛弃那些罗曼蒂克的想法,明白任何人都会使我们愤怒、痛苦、生气、失望,我们同样也会给对方带来相似的负面情绪。我们内心的空虚感和不满足感是永远没有尽头的,但是这一切很正常,没必要随随便便就上纲上线提出离婚。
“其实,选择跟谁结婚,归根到底是在选择受什么样的苦。”——这是悲观主义者对于婚姻中痛苦和折磨给出的建议,听起来有点奇怪,但是确实能够缓解我们因为对婚姻不切实际的想象所带来的压力。如果对方无法帮助我们从痛苦和忧伤中解脱出来,我们也不需要指责对方什么,因为痛苦本就是婚姻的常态,发生矛盾也并不意味着婚姻的结束。
其实,最适合我们的人,并不是符合我们所有理想化要求的人(当然这样的人本身就不存在),而是能够智慧地跟我们谈论差异的人。也就是说,我们无法找到那个心目中完美的形象,而那些善于忍受差异,适时表达异议的人,才是婚姻伴侣的不二选择。相互适应是爱的结果而非前提条件。
所谓的罗曼蒂克对我们的婚姻并无益处,它只会让我们在追求“独一无二”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我们会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而越来越孤独寂寞。我们需要学会适应婚姻中的“错误”,用更多的宽容和接纳对待自己和伴侣的无限可能性。
以下,进入讨论时间
这在我们内部其实是一篇蛮有争议的文章。因为有的小伙伴觉得它过于鸡汤——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纽约时报的文章!但有的人觉得它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视角,传递出的是一种非常正确的价值观:没有完美的罗曼蒂克式的爱情,放弃你的童话幻想吧,爱情需要的是接纳彼此的差异性和矛盾。
其实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时有点被吓到。因为我“以为”作者最后的观点是:忍耐婚姻中的矛盾和不满,凑合着过下去。我甚至反驳:如果这种矛盾和不满已经影响到你的健康,且这份关系本质上是不健康的、恶性的,难道你还要继续忍耐么?这不跟封建社会没什么区别了吗?!不过最后我还是被翻译这篇文章的学霸担当吃土少女说服啦。
——上周写了篇没人读的稿子的西京
作为本文的译者,表示这篇文章乍眼一看非常之晦涩难懂,但是仔细琢磨还是能够明白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,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翻译的问题搞得有点像是一碗人畜无害的鸡汤。(怪我咯~
我的理解是,作者想要表达一种婚姻中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的观点,也就是说,并没有纯粹的“对”可言,有何谈“错”呢? 我们一直以来认为的对,其实是建立在理想化的完美主义之上的,但是现实中,并不可能有符合我们所有不切实际幻想的人存在,婚姻也不可能建立在双方完全理解的基础上,所以,一切都是错的,又何谈对错呢。哈哈,放弃那些王子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幻想吧~
听上去有点悲观,不过文章中还是给出了一条出路:我们可以去找一个可以容忍差异,可以平和地解决问题的人,这样双方的矛盾才不至于郁结,问题也不会因此上升到要结束婚姻的地步。所以嘛,反正跟谁结婚都是错,我们不妨一错到底。(
——GPA高达3.9的学霸吃土少女
谁告诉我们,爱情永远都是甜蜜和光晕呢?如果你体验到的爱情是这样的,抱歉,可能你得到的是一份残缺的爱情。(表打我~:P)
曾经看过一个对美满婚姻的心理学研究。研究者们发现,顺利延续婚姻几十年的夫妇们,对爱情有着相似的定义。他们认为爱情不是连续的,而是一个个“我爱你”的瞬间。就像所有的感情一样,这些瞬间之间,有很多乏味和争执。但在他们眼里,这些间隔是正常的,并不意味着爱情不存在了。
《人在纽约》的摄影师Brandon花了3年时间,拍摄纽约市内形形色色的人。他拍摄了6000多张照片,被拒绝了3000多次。如果人们拒绝他,他会感到难堪吗?Brandon却出乎意料地坦然:“被拒绝正是拍照这件事的一个组成部分。”——Bingo! 不妨试试用这句话来理解爱情?
完整的爱情是什么样的?大概是——“我们都曾在内心想过要掐死对方,但我们还愿意一起携手走向下一个十年”。
——专注思考“True Love”一百年的西瓜王
悲观主义拯救爱情。浪漫主义毁灭爱情。爱情的坟墓不是婚姻,是幻想。等等等……你先别急着反驳我,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样?哈哈。
——职业制作心灵冬阴功的犀犀张
Romantic love is a cultural construct.
——峰哥
不知道你对于婚姻,对于这篇文章
有什么想说的呢?
这是一张有毒的Gif图(请问有女扔男版本么?)
“ 谁都是错的,意味着谁都是对的 ”
——微博 @简单心理 J 室长
你还可以试试回复这些关键词
如果你想要爱和被爱
恋爱|父母 |孤独|安全感
如果你想要变成更好的人
内向|勇气|后悔|自我实现
如果你对心理咨询好奇
心理咨询|抑郁 | 成瘾|人格分裂
如果你想要“快乐”和“希望”
彩蛋
公众号原创文章归简单心理版权所有
任何组织,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
转载请联系:media@jiandanxinli.com